天津建科——胡元建
(2011-5-16)
在現代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鋼筋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筑材料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04年我國建筑用鋼材總量超過10000萬噸,接近我國鋼產量的一半,是我國冶金行業的用戶,其中螺紋鋼消費量占鋼材總量的20%左右。但是建筑用鋼筋規格形狀復雜,鋼廠生產的鋼筋原料往往不能直接在工程上使用,一般需要根據建筑設計圖紙要求經過一定工藝過程的加工?,F行混凝土結構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混凝土、鋼筋和模板。商品混凝土配送和專業模板技術近幾年發展很快,而鋼筋加工部分發展很慢,鋼筋加工生產遠落后于另外兩個部分,已經成為制約施工現代化程度提高的一個瓶頸。所以,提高建筑用鋼筋的工廠化加工程度,實現鋼筋的商品化專業配送,是建筑業的一個必然發展方向。
我國建筑用鋼筋長期以來依靠人力來進行加工,隨著一些國產鋼筋加工設備的出現,才使之變為半機械化加工方式,加工地點主要在施工工地現場進行加工,由于所使用的鋼筋加工機械技術性能、自動化程度和加工能力較低,嚴重制約建筑施工現代化的提高,給施工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 并且這種加工方式具有勞動強度大,加工質量難以控制,加工效率底,材料和能源浪費高,加工成本高,安全隱患多,占地大,噪音大等缺點。
現代化鋼筋加工配送項目在國內剛剛起步,市場對這種新興的供應機制認知還不夠清楚。據建設部鋼筋自動化加工技術天津建科示范基地統計,全國已建不同規模的現代化鋼筋加工配送中心共有5家,另外還有20多家正在籌建中。該示范基地的專家建議,由于還處于市場初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風險,切莫盲目投資,在籌建調研時,關鍵要搞清以下幾點:
關鍵一:國情不同要搞清
在我國建筑市場及其不規范,而鋼筋加工領域,下料彎曲等設計更是多種多樣,相應行業標準也不齊全。不同社計院設計的形狀尺寸都不一樣,從三根五根到幾百根品種繁雜,因此國外高自動化設備,不適合與這種生產。而在國外設計院幾乎都按統一標準來設計鋼筋的形狀尺寸及數量,因而生產加工也相對較簡單。 這一點是籌建該項目的基礎。
關鍵二:組織結構放優先
由于將要成立的配送中心,是一個獨立的社會機構,將為建筑用戶提供市場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務,要求功能齊全,且保證穩定的需求量。例如可以吸收一家有實力的建筑施工企業參股,以保證初期部分穩定的加工量,其他加工量通過市場運營來完成,完全形成市場化、商品化。因此必須具備完整的組織結構,這一點在籌建時必須優先考慮。
關鍵三:設備并非是關鍵
鋼筋加工自古以來在我國就一直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務,而商品鋼筋加工配送只是一種經營模式的轉變,由分散變為集中,由自給自足變為市場化。相應的機械設備在我國早就存在,而發展商品鋼筋加工只是選用一些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來逐步替代簡易的加工機械。設備自動化程度的高低取決于當地勞動力收入水平,不應盲目的追求高自動化,適用的才是好的。這一點,我國臺灣地區做到很好,僅臺灣地區就有40多家現代化的鋼筋加工配送中心,他們普遍采取了土洋結合的設備選型原則,值得借鑒。
關鍵四:經營管理重要
由于已具備廣闊的市場需求量,且近幾年國內相應設備已逐步成熟,加上建筑公司現有熟練勞動力,因而只有經營管理很陌生,在國內又沒有太多的借鑒。依然以臺灣地區為例,臺灣總人口才不過1300萬,就擁有40多家現代化鋼筋加工廠,且大部分年產量在10萬噸以上,如此競爭的市場,只能是靠經營管理來產生效益。這一點,作為項目籌建者應重點調研。